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现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发布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按照省、市2019—2020年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安排部署,我县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进行整村推进美丽示范村生活垃圾清理、户厕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大改观。一是美丽示范村创建工作。2020年完成了8个省级美丽示范村、21个市级美丽示范村创建工作,实现每个乡镇(场)街都建成1个省级或市级美丽示范村目标。同时发挥2019年已建成的14个省、市级美丽村示范作用,带动全县剩余9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整洁村。同时开展43个省、市级美丽示范村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行动。二是“厕所革命”工作。全县改厕任务已开工建设1.6万座,完工1.22万座;省级美丽示范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完成1016座,普及率达到85%;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10049座。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二河四线”即大、小凌河,101线、朝青线、锦赤线、朝大线沿线村屯“脏”“乱”“差”整治为突破点,全力实施垃圾分类设施项目建设。县政府每年拿出600万元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拨付各乡镇场(街道)专门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拨付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购置电动垃圾清运车200台、户用垃圾箱1万套、建设村级垃圾收集房40处。目前,各乡镇高标准垃圾收集房土建基础部分已完成,柳城街道、古山子等乡镇已投入使用;简易垃圾房正在选址;已到位垃圾清运电动车198辆,全部发放到杨树湾等国省干道沿线乡镇,由乡镇指定专人进行管护;垃圾分类筒正在向沿线农户、商户周围摆放。四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项目与户厕改造项目一体化建设运行模式,在贾家店农场、松岭门乡等省市级美丽示范村所在乡镇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1个。污水管网覆盖到的村屯,在农户自愿的情况下,改为室内水冲厕所。五是村庄规划工作。组织开展县域村庄规划工作,对创建的省、市级美丽示范村,因地制宜进行“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将于11月上旬完成。六是村庄清洁美化绿化工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打造重点区域村容村貌提升精品工程。围绕“101线”“朝大线”各重点乡镇,按照“拆除违建、规划引领、‘五化’同步推进”原则,拆除违章建筑,清理已损坏垃圾收集设施,并不得再建。同时做好道路边沟、甬道、绿化带、路灯、牌匾、景观带、文化休憩区等村容村貌设计规划,实现村容村貌“五化”(即净化、硬化、美化、绿化、亮化)。目前,违建拆除正在进行,规划公司已完成“101线”、“朝大线”规划设计。七是畜禽粪污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县规模养殖场245个,畜禽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以上,棚膜、地膜回收率75%。已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287吨,村内水塘220处,三堆数量1.4万个,发放宣传资料21万份。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强化工作部署。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农办负责总牵头和综合协调。各乡镇相应建立领导组织,保障环境整治工作运行。全县上下高度凝聚共识,共谋一盘棋,形成书记、县长亲自抓,副书记、副县长重点抓,部门、乡镇合力抓的工作联动机制,组成县、乡、村三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架构。二是召开专题会议。3月7日,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传达了市委蹇书记相关工作批示,认真学习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决定要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疫情防治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时完成对省、市级美丽示范村创建、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村庄整洁、污水治理、乡村规划、畜禽粪污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7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部署。3月8日,召开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下发《朝阳县2020年农村积存垃圾集中清理暨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实施方案》,要求各相关部门、乡镇按要求严格贯彻落实。8月22日,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大会。会上,县委书记李贵平强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改善工作,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的目标指向,是全面小康目标体系之一,事关民生福祉和全面小康质量,一定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按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县长刘力东提出工作要求:要正视问题,明确在站位上、体制机制上、推进力度上、整治效果上存在的差距,切实增强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开展专项行动。下发《朝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要求从8月下旬到11月末在全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二)明确任务分工。一是全面完成存量垃圾清运工作。各乡镇场(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主体责任,建立垃圾清运常态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二是开展“清堆治乱”行动。即清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治理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畜禽乱撒乱跑、粪污随地乱排“八乱”行为。三是行业部门各负其责。各行业立足本部门工作,分兵把口,形成以乡镇场(街道)为主体,以行政村为基础,各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体系。
(三)构建全民参与格局。各乡镇成立保洁队,配备垃圾收集车,对村屯垃圾进行早晚定点、定时收集,做到集中收集、集中转运;与农户、商户签订包花草树木、包环境卫生、包规范摆放、包车辆停放、包公共设施保护“五包”责任书,保证道路规范有序。乡镇场干部分块包村,村两委班子分段包组,村屯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分区包户,设置乡镇、村、组干部管理区和党员责任区,双岗双责,建立考核责任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县委、县政府各乡镇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定时进行督导,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领导力量集中聚焦、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强化督查考核。实施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日常有督导、年度有考核的督导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通过巡回检查、抽查暗访、问题通报等方式,加强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压力大。我县缺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欠帐较多,垃圾清理不彻底,随意丢放现像严重,收运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常态化运行模式。二是乡镇村存在着“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己动手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些农民群众自主意识不强,乡镇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旧习陋习尚需下大气力解决。三是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覆盖率低。一方面,由于村级生活污水分散且总量有限,难以实现集中收集处理;另一方面,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成本较高,运行难度大。四是农村户厕建设任务重,资金短缺,影响建设进度。五是乡村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链接不紧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农村环境整治压力。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构建高效运行机制。一是要落实乡镇人居环境整治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行业职责,合力推进,遇到问题敢于较真、敢于叫板,全力以赴,一抓到底。二是加快垃圾治理体系建设。每村建设1—2个垃圾收集房,乡镇场(街道)或几个临近乡按区域布局,建设2—3个垃圾临时存放点;每个村建设一处建筑垃圾处理点,完成重点区域、村屯投放户用垃圾箱1万套;国省干道沿线100个村屯按每百户配备1台垃圾清运电动车,实现定时、定点入户收集。农户按标准做好垃圾分类,村负责收集垃圾并运至垃圾收集房,乡镇负责转运至垃圾填埋场或临时存放点,形成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的垃圾清运体系。
(二)抓实重点工作。一是完成美丽示范村创建工作。完成29个省、市级美丽示范村创建工作,确保通过验收。二是抓好“厕所革命”。督促施工企业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建设速度,确保在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成垃圾治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以“二河四线”为重点,完成所有乡镇和村庄大量积存垃圾清运工作。四是加快实施垃圾分类项目建设。优先选择84个行政村实施垃圾分类项目,每个项目村修建垃圾收集池一座,安装垃圾分类架,购置垃圾分类筒、垃圾运输车等。并以此为示范,逐步推广,创造干净、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五是抓好规划编制。11月上旬全面完成23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同时做好2019年省、市美丽示范村规划修订工作。六是抓好畜禽养殖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规范村庄畜禽养殖行为,加大对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畜禽粪便清理力度。确保到年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分别达到95%、75%、87%、80%。
(三)加大考核力度。一是强化督查。由县委农办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对各乡镇开展季度督查,适时进行通报。二是开展自验。县委农办牵头设计美丽村、整洁村模拟验收机制,进行自检验收,查找问题,补齐短板。三是强化考核。按照考核办法,年底对28个乡镇(场)街进行考核排名。
(四)形成长效机制。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各项设施、配齐工作人员,实现国、省主干道沿线村屯、重点乡镇垃圾的定点、定时收集、转运,建立起完善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长效面制,实现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治理。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