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专栏>公开领域>义务教育>校园安全
朝阳县学校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时间:2023-01-11 来源:朝阳县教育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稳妥有序做好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依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转运工作方案(第二版)》、《辽宁省全面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突发疫情隔离转运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和流程图示范文本的通知》、《朝阳市全面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朝阳县全面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我县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及朝阳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压实工作职责,明晰工作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科学规范做好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保障学生及教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出现新冠肺炎症状或疑似症状者,全力迅速组织救治,对有关接触者进行集中管理。

(二)属地管理,快速反应。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应当统筹指导属地学校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三)联防联控,科学应对。一旦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负责同志要立即深入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快速有效处置。

(四)及时监测,强化预防。各校要建立及时监测制度,全面落实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尽力避免学校暴发聚集性疫情。

三、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县教育局成立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县域内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各校也要成立相应应急指挥体系。

组  长:张广民

副组长:黄艳萍、邢海峰、王朝晖、李志才

成  员:由县教育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各学校校长、分管校长、协同保障单位联络员组成。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研究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组织指挥校园突发疫情师生员工隔离、转运及其他相关工作。

为防止在处置学校突发疫情工作中,领导小组工作人员被集中隔离后相关工作能够正常运转,建立领导小组“ABC角”制度:

1.总 指 挥。A:张广民;B:黄艳萍;C:邢海峰

2.现场指挥。A:王朝晖;B:李志才;C:马井骞

3.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由所属科室其他人员接替。

4.学校。A:校长;B:分管校长;C:其他副校长或中层以上干部。

5.协同保障单位联络员及保障人员由保障单位指定。

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六组”,即: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交通运输组、心理干预组和线上教学组。

(一)办公室

成  员:马井骞  李尚静  吴风显  张志桥  刘芝辰

职  责:公文及相关材料起草、来文办理;负责工作信息收集、上报和公开发布工作;统筹、协调各组工作。

(二)疫情防控组

成  员:张庆伟  丁国胜  赵 赫

联络员:公安部门2人,卫健部门1人。

职  责:统一组织实施防控措施并进行检查、督导;协调、指导开展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流调的追踪和管理;对确诊、疑似、密接、次密接、其他人员进行人群划分;提供大数据支持。

(三)医疗救护组

成  员:王志维  闻 畅  田雨龙

联络员:市中心医院1人   市二院1人   市四院1人

县卫健1人     县疾控1人

黄银月(柳城高中监测点)

王玉杰(博睿双语学校监测点)

职  责:负责患者医疗救治,统筹调配医疗资源;负责疑似人员送往隔离点、健康监测点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健康监测及相应救护工作。

(四)后勤保障组

成  员:纪淑云  刘景昌  吴风显

各校后勤保障人员

职  责:负责组织协调学校、健康监测点日常生活保障。

(五)交通运输组

成  员:洪广存  程方超

联络员:交通部门2人。

职  责:组织安排运力转运人员至医院、隔离点、健康监测点。

(六)心理干预组

成  员:王 丽  王香月  张杰波

各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

职  责:负责做好师生员工的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干预。

(七)线上教学组

成员:李新河   毛永辉   徐 旭

各校主管教育教学工作人员

职责:负责做好中小学校线上教学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四、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应急处置

(一)开学前准备及返校要求

1.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返校要求

(1)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含食堂、保洁、保安、宿管等后勤服务人员及施工人员,下同)自开学前14天起,要每日做好体温和健康状况记录,身体健康无异常方可返校,健康状况记录存档备查。

(2)所有教职员工须于开学前14天返回学校所在城市。从外市返回的要按照朝阳市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健康管理。

(3)所有教职员工须持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返岗。学校要在第一批学生返校前3天对上述人员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排查。

(4)返校前14天内有重点管控和关注地区旅居史人员,按照朝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完成隔离和健康监测后,在入校前一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后续管理措施按照朝阳市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

(5)重点管控地区的教职员工暂不返校,待所在地区全部降为低风险后,持登车(机、船)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返回学校所在城市。入校前一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后续管理措施按照朝阳市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

2.幼儿返园要求

(1)幼儿返园前,要确保14天内身体健康无异常。

(2)返园前14天内有重点管控和关注地区旅居史的幼儿,按照朝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完成隔离和健康监测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父母双方及其他共同居住人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返园。

(3)返园前14天内有市外旅居史的,返园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父母双方及其他共同居住人的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返园。

3.中小学校学生返校要求

(1)中小学校学生自开学前14天起,要每日做好体温和健康状况记录,身体健康无异常方可返校,健康状况记录存档备查。

(2)返校前14天内有重点管控和关注地区旅居史的中小学校学生,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完成隔离和健康监测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父母双方及其他共同居住人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返校。

(3)返校前14天内有市外旅居史的,须持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父母双方及其他共同居住人的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返校。

4.大中专学校学生返校要求

学生要按照先省外、后省内的顺序返校。

(1)省外非重点管控和关注地区学生返校要求

省外非重点管控和关注地区学生须持登车(机、船)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第一批返校。到校后,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对其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对检测结果待出的学生,暂不安排线下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

(2)省内非重点管控和关注地区学生返校要求

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学校所在城市以外返校的学生,须持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第二批返校。到校后,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对其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对检测结果待出的学生,暂不安排线下活动,做好个人防护,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沟通解释工作。

②学校所在城市的学生、从省内其他城市乘坐私家车返校的学生,持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第三批返校。其中开学前14天内有学校所在城市以外(不含重点管控地区)旅居史的,须同时提供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3)返校前14天内有重点管控和关注地区旅居史学生返校要求

返校前14天内有重点管控地区旅居史的学生,按照朝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完成隔离和健康监测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返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后续管理措施按照朝阳市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

(4)重点管控地区学生返校要求

重点管控地区的学生暂不返校,待所在地区全部降为低风险后,持登车(机、船)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行程码和健康码绿码返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后续管理措施按照朝阳市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执行。

5.有疑似症状师生返校要求

返校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 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治愈后按相应要求返校。

(二)开学报到发现疑似症状师生处置

学校应在校门口设置临时等候区,等候人员应保持1米距离,区域四周5米范围内为禁行区。如发现返校师生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加戴一层口罩,由校医引导其进入隔离室(隔离室内严禁外人进入,医务人员穿防护服、戴医用手套、穿鞋套、戴N95口罩),对其复测体温,并询问其流行病史,填写《体温升高人员调查表》,流调有无疫区旅居史,有无密切及次密切接触史,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成员有无涉及“六类人员”和大货车司机,如果有类似情形,及时报送属地疾控部门,如果没有类似情形,按普通病例处理。发热患者均应使用120负压救护车在防护措施下,转运至邻近发热门诊。对临时等候区及四周5米范围内实施专业消毒。经医院确认排除新冠肺炎的师生员工,必须居家隔离14天或待发热及呼吸道症状消失后,携带发热门诊开具的病例和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在校门口由校医查看核酸报告,确认后返校。

(三)开学后发现疑似症状师生处置

1.校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干咳、咽痛、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的师生和密切接触者,要第一时间督促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送学校隔离室,由校医室(保健室)进一步处置。

2.校医室(保健室)在询问其流行病史并做好记录后,按入学体温异常人员流程处置,通过120负压救护车在防护措施下就近转运至发热门诊,立即上报学校办公室以及当地疾控部门。如果是中小学学生,还须马上通知家长到发热门诊陪护。

3.学校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要求,全力落实各项报告、隔离等防控工作措施。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并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等应急处置。

4.对疑似症状师生所在的班级师生员工,立即转移到备用隔离教室,对原班级进行消毒、通风处理。如果疑似人员为确诊病例,全部人员按密切接触者处理;如果不是确诊病例进行14天健康监测。

5.发热患者在隔离室被观察期间禁止离开房间和相互探访。被观察者的呕吐物、腹泻物、垃圾、接触过的物品、医疗废物及时处理,大批量地交给专业部门处理,小批量的可采取消毒后集中焚烧处理。同一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不得同时安排不同病例。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隔离室,需在专业部门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隔离室不得使用中央空调系统。

6.当发现同一班级,同一宿舍,同一部门一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不明原因发热或干咳、气促等症状的疑似感染病例,应立即对与疑似病例一起生活、学习的接触者进行排查。当发现同一楼层一天内有2例及以上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干咳、气促等症状的疑似感染病例,应立即组织排查。学校要对疑似症状师生及密切接触者等进行专门监测追踪,跟踪情况包括是否确诊、是否隔离、隔离期限、是否治愈、何时返校等。

五、校园突发新冠疫情的应急处置

(一)领导小组处置流程

1.启动响应机制。校园突发新冠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进入应急指挥程序,各级各类人员迅速进入工作岗位,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赶至指挥室,实施统一指挥调度;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实情况后第一时间(15分钟内)通过电话报告的方式将疫情信息报县防指,之后按照工作程序完成书面报送和续报;各组联络员、负责人同步完成与协同单位及相关保障人员联络;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派出现场指挥组,在现场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指导下,配合、协助做好校园封控、人员分类、病例流调、转运和隔离救治等工作。

2.隔离转运。在属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指导下,严格按照转运流程,开展点对点、全闭合转运工作。需使用120负压救护车单人转运的,由定点医疗支持机构负责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可采用能够通风换气的大巴车转运时,由定点转运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转运至校外定点隔离场所和健康监测场所;所有参与隔离转运人员均需穿医用防护服、佩戴N95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护目镜、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鞋套。

3.健康监测。由交通运输组负责联系运输保障单位,将需要转运的人员转运至健康监测场所,做好健康监测人员的生活、医疗保障,全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

4.信息发布。所有对外发布信息,须经县防指组织对外发布,确保信息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县教育局做好舆情管控工作,学校及有关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相关信息,避免引发恐慌情绪。

5.协调防控物资。确保满足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需要。

6.调查和总结。组织调查和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并报市防指。事件结束后,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领导小组总结评估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情况,完善疫情防控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

(二)学校处置流程

1.启动应急机制。如学校师生员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学校接到疾控部门通报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宣布学校疫情防控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封闭全校和各功能分区。同时第一时间向教育局(电话:8997062)、辖区政府和疾控机构(电话:8995880)报告情况。

2.立即封闭阳性病例所在风险区域。不论阳性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是否在校内,按照疫情最大可能波及的范围在校内划定和封闭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内禁止人员流动、聚集和接触,所有人员要佩戴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等待卫生健康部门进行流调和核酸检测。

3.立即将核酸阳性病例转至校内健康监测场所。如疾控部门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在校内,在接到通报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指派具备二级以上防护条件的校医或健康监测组人员为核酸阳性感染者佩戴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同时尽快将其转入校内健康监测场所单人单间进行暂时隔离,等待转运,尽快降低其在校内传播病毒的风险。

4.处置密切接触者。对于疾控部门认定的密接或次密接,以及核酸阳性病例在校内新产生的密接或次密接,校内各点位负责人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组织相对独立空间内(如办公室、班级、宿舍、食堂、操场、会议室等)人员原地等待,督促做好个人防护,尽量落实一米线,人员集中管理,排查、疏散、转运等后续工作依据现场疾控部门要求,配合、协助组织实施。

5.配合、协助转运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学校应配合、协助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有序将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转运至校外定点医疗机构或集中隔离场所。待转运人员原则上应在做好防护前提下在校内健康监测场所进行隔离并等待转运校外。

6.对校内健康监测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对校内或校外健康监测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由保安24小时看守,任何人未经批准禁止出入。被健康监测人员解除健康监测时,其本人携带的物品非经严格消毒不能自行带出。

7.切实做好健康监测点的后勤保障服务。要高度重视健康监测点的后勤保障服务,根据被健康监测师生员工的具体情况在饮食、服装、供暖、学习等方面重点考虑。要增加餐食样式,保证鸡蛋、牛奶、水果供应,满足不同人员的餐食需求,保证食品安全。

8.配合疾控部门流调。学校应协助疾控部门开展流调,摸清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在发病前14天的接触史,掌握疫情在校内的传播范围、途径,逐步确定病例、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风险人员,确定健康监测人群范围。

9.配合、协助疾控部门对风险区域终末消毒。风险区域随流调工作不断调整。当某一风险区域(包括健康监测场所)人员搬离后,学校需立即配合、协助疾控部门对该地区环境、物表进行终末消毒,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潜在病毒隐患。

10.配合、协助开展风险人群核酸检测。严格按照规定频次开展风险人群核酸检测和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和个人物品的环境监测,如发现核酸阳性再次按照突发疫情启动处理程序。

11.对风险人群开展健康监测和心理辅导。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科学划定风险人群,要求其在校内健康监测场所进行健康监测。进行健康监测时要做好人文关怀和后勤保障。对包括在校外治疗、隔离的师生开展心理辅导、家校沟通等安抚慰问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2.提升校园整体疫情防控等级。线下授课改为网络授课或暂时停课。启动环境消杀,每日3次以上。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加强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在校师生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流涕、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学校,并组织到相关医疗机构就医。待疫情解除,且经政府同意后校园疫情防控等级方可恢复常态。

13.加强舆情管控。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旋律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用我国抗疫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抗疫精神鼓舞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用钟南山、张伯礼等典型人物事迹为学生树立人生成长的偶像,高度重视校园涉疫舆情管控,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分析研判不良舆情,抓早、抓小,早解决、早处置,切实解决被健康监测师生的现实困难。

六、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各校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沟通协调,切实履职尽责。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主动担当,依法依规统筹抓好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各学校开展疫情应急演练每月不少于1次,确保应对突发疫情处置科学规范、及时有效。要明确对接属地教育、公安、交通、卫健、疾控机构等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确保沟通顺畅、指挥得当、保障有力。

2.加强信息保障。要持续完善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收集、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强化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接及次密接人员有关情况报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信息报送安全畅通。完善信息传输渠道,保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做到15分钟内完成向上级部门电话报告,30分钟内通过传真等方式完成书面报告,1小时内完成情况续报。

3.加强物资保障。要建立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机制,提前签订物资补充协议,为妥善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物资保障。要做好各类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口罩、隔离服、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始终保证储备全校师生员工1个月使用量,由专人保管、存放合理,保持通道畅通,物资运输便利、安全。

4.加强场所保障。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在校内设置健康监测场所,寄宿制学校(含半寄宿制学校)健康监测房间数量以每500人10间为标准配备,不足500人按500人计算;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加强吃、住、用、学等保障工作,其他学校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5.加强转运车辆保障。要积极配合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有关师生转运。要与社会客运公司签署协议,确保在隔离转运时转运车辆能够第一时间到位。在转运人数较少时,应使用120负压救护车单人转运。在转运人数较多时,要安排能够通风换气的大巴车转运。通过大巴车转运的所有人员要穿医用防护服、佩戴N95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鞋套。原则上每转运1车次均应对转运车进行终末消毒。县运输部门备好不少于50辆能够通风换气的大巴车。

6.加强人员保障。要组建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工作队伍,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各校要建立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ABC角”制度,一旦发生多名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被隔离,能够确保正常校园秩序。本校校医和医校联动的校医要加强对应急工作人员防护知识、救治技术的培训,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提高学校教职工的防控水平。

7.资金保障。将防疫专项资金统一列入财政预算,由办公室单独列支,确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

七、责任追究和表彰奖励

1.责任追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疫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处置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表彰奖励。对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附件:1.应急指挥机构编成及通信联络表

2.校园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