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按照《朝阳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朝农发〔2025〕42号)有关要求,结合朝阳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农业强省和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文明乡风建设等人才需求,坚持需求导向、质量优先、突出实效,坚持分层实施、分级管理、育用结合,按照工程化、项目化方式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大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2025年,全县培育高素质农民280人,其中玉米班70人;农机班70人;养猪班70人;果树班70人(见附件1),2025年11月底前完成培训任务,学员满意度达到90%以上,训后开展跟踪服务时长不超过1年,次数不少于2次。
二、专项工程
2025年全县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重点支持实施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工程、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工程。
(一)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提升工程
一是围绕保障我县粮食安全,以粮油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粮油产能提升主体培育。重点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主体培育,聚焦玉米、大豆等作物单产提升,积极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或单项关键技术培训,在适宜地区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技术技能水平。2025年,实现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培育工作全覆盖。聚焦玉米、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乡镇,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相应专项培训,精准提升粮油作物单产水平。
二是围绕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以畜牧、水产、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种养殖理论、生产技术、 质量安全和绿色发展等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结合各地特色产业,开展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培育。推进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提升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履职能力、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抓好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技术培训,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布鲁氏菌病、炭疽等重点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培训。为了避免学员重复,今年朝阳县重点培育养羊大户带头人。
三是围绕支撑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农机 作业服务质量,聚焦主要粮油作物耕种管收机械化作业环节,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机手、农业生产无人机飞手。重点围绕机械化措施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环节以及机收减损等,因地制宜开展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其中,面向专业农机手、农机大户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带头人,突出粮油作物高质量机播、高效飞防植保、机收减损、农机抗震救灾、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和农机安全生产等技术技能,注重实操实训和作业演练。
(二)新产业新业态带头人培育工程
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人才需求,突出农业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新能源等融合的“农业+”新产业,培养素质能力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度 契合的带头人。加强与宣传部、人社、教育、退役军人事务、共青团、科协等部门沟通协作,培养“懂技术创新、会产业融合、能带动致富”的人才。重点关注返乡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青年群体,鼓励各级举办青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养一批具有长期发展带动能力的青年带头人,提升乡村优秀青年群体综合素质。其中,面向粮油等重要农产品和乡村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 及社会化服务主体,突出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应用、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管理及服务、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内容。
(三)文明乡风建设素质素养提升工程
一是围绕贯彻落实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有关要求,广泛普及我 市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提升农民保 护传承农耕文化、践行移风易俗的自觉意识和能力,培养一批乡村文艺创作者、乡村文化传播者和农文旅融合型产业带头人。强化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与妇联、文联、文旅等协同联动,鼓励女农民群体参与培育,构建“技能培训+文化涵养”双赋能体系,推动其在文明乡风建设中以产业促发展、以家风带风尚,实现人才培育与乡风文明互融共促。重点开展乡村礼俗传承人、农耕技艺传承人、村艺工坊传习人和乡村工匠等乡村文化人才培育。
二是围绕乡村建设、治理、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开展乡村建设治理人才培育,提升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 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将乡村治理融入综合素养课程,提高农民参与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等乡村治理过程的能力和意识。重点对农村改厕、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乡村治理从业人员开展培育。
三、资金管理
(一)资金测算标准
2025年,我县培育资金91.3万元,测算标准为人均不超过3260.71元,培育形式:课堂教学(线下)、实践教学、交流观摩、线上教学,总学时原则上培训不少于54学时(不含报到和返程),根据学员需求可增加学时。
(二)资金用途和支出范围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需求调查、线上线下培训、实践实训、跟踪监测等与培育工作相关的费用,不得列支招投标费用。具体用于讲课费,包括聘请授课教师和技术指导员的课时费;食宿费,包括参训学员、教师等食宿费;交通费,包括学员、教师的城市间往返交通费,本地实习实训和异地观摩交流的租车费;教学费用,包括教材、耗材、场地、学习用品、实习用品、培训期间学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线上培训服务费、参观场地补偿费、培训防疫费等。以及开展考核认定、专家论证、招生宣传、资料印刷、信息化手段、跟踪服务、绩效评估、项目验收审计等其他方面必要的支出。教师和学员差旅费参照本地差旅费管理办法执行。
以上资金支出均需符合现行的财务管理有关规定,补助资金不得用于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无关的其他支出。
(三)资金管理和监督
严守资金管理红线。要严格执行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辽财农规〔2023〕21号)要求,县财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培育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情况的全过程监督。主管部门要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预拨60%的培育资金给项目承担单位,同时按照项目进度及时拨付后续培育资金。资金使用单位是资金和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要对资金合规性、项目效果全程负责,坚决防范违规违纪行为,严控廉政风险。教师讲课费标准参考《关于印发辽宁省省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辽财行〔2017〕457号)执行。
四、有关要求
县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扎实做好本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组织实施工作,切实保障培育质量效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
各级要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关于印发 〈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修订)〉的通知》(农社综函〔2025〕15号)(以下简称《规程》《规范》)要求,严抓项目落地落实,分层级压实责任,统筹推进本县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组织实施。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育管理体系建设,分层级开展管理人员专项培训,持续提升各培育机构培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效能。
我县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成立了由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负责具体工作落实。
(二)强化质量建设,夯实培育根基
县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制,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提前组织培育需求摸底,指导承担培育任务的机构科学制定开班计划,遴选培育对象,设置培训课程,有序开展教学和跟踪服务,精选正规实用教材,制作图册,制定结业证书,筑牢培育质量基础。通过遴选方式,我县选定了4个培育机构:朝阳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朝阳县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朝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朝阳县林业和草原政务服务中心。并面向社会公开公示。
(三)落实监管责任,构建监管体系
县农业农村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切实担负起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全过程监管。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管力度,要严格审核培育机构职能资质或主营业务范围、培育对象、开班计划、系统平台填报、资金使用等方面,确保职能资质或主营业务范围真实有效、对象精准匹配、计划科学合理、填报规范准确、资金使用合规透明;要跟踪培育进度,发现推进滞后的地区或环节,第一时间督促提醒;要随机抽查培育执行情况,对问题及时调整或整改。各级要对培育实施、考勤管理、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实行“一流程一归档”。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委派与培训班主题相符的主管单位人员讲授“开班第一课”。因地制宜、按需设班,支持县级培训和市级调训相结合 。
二是强化系统平台数据监管。县农业农村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逐级审核培育信息,确保系统数据真实完整。要依托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对培育资金分配、支出进度等实施动态监控。
三是强化培育全流程安全监管。鼓励各地培训班立足实际, 因地制宜开展安全教学,综合运用案例剖析、实操演练等多元形式,强化学员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聚焦培育全流程,从严抓好交通安全管理、场地设施巡检、实训风险管控及食宿安全保障等工作,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确保培训安全有序推进。
(四)鼓励机制创新,深化典型宣传
注重培育机制与路径创新,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挖掘培育典型案例,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培育工作提质增效。
朝阳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