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综合信息
乌兰河硕蒙古族乡:牵起红薯产业“致富线” 带农增收底气足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朝阳县融媒体中心 浏览:

  产业兴则百姓富。乌兰河硕蒙古族乡产业化综合体项目以红薯产业为抓手,通过全流程帮扶、全链条赋能,推动农户从“零散种植”转向“抱团发展”,既破解了种植后顾之忧,更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走出了一条产业助农增收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日,该乡产业化综合体红薯基地里,挖薯装袋,新鲜红薯批量收储,丰收气十足。依托成熟的产业模式,项目持续向周边农户推广红薯种植,吸引了越来越多农户加入种植队伍,今年已带动10多户农户种薯500多亩,村民邰瑞军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以前种玉米,行情不稳定,亩产收益还低,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加入红薯产业,从选种到销售全不愁,今年红薯还大丰收,光这一项收入就比种玉米翻了2倍!”邰瑞军开心地告诉记者道。

  农户愿意跟着干、主动参与,关键在于项目搭建了全方位帮扶体系,彻底打消了大家“想种不敢种、种了没销路”的顾虑,让农户能安心投入、放心收获。

  项目负责人邰国君介绍:“种植环节,我们统一提供优质种苗,还组织专家开展整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技术指导,解决农户‘不懂种、不会管’的难题,助力提升红薯产量和品质;同时跟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明确收购价格与标准,让大家不用愁‘种得多、卖不掉、价不高’,能安心种薯。”

  除了破解当下种植难题,项目更着眼长远,规划全链条发展路径,为农户增收搭建“长效通道”。通过延伸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为红薯产业长效发展蓄力,让其成为农户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以‘服务农户、抱团发展’为核心,围绕红薯产业完善全链条帮扶体系。一方面引入优质种苗、联合科研力量开展技术培训,夯实种植基础;另一方面升级深加工生产线、扩建智能仓储,同时拓展‘线上+线下’销路,进一步放大产业带动效应,推动红薯产业提质增效,让农户增收渠道越走越宽。”邰国君说道。



  (记者 ▏李明杰)

  [编辑:陶玲 校对:胡佳莹 审核:郭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