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共同挑战的今天,“零碳”如何从一个宏大的全球议题,落地为一个村庄的生动实践?在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一场以绿色为底色的变革正悄然发生。这里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砖一瓦的改造、一草一木的积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中国广大乡村的零碳转型,书写着一份可供借鉴的“贾家店答卷”。
零碳实践,从守护每一户家庭的温暖开始。今年,贾家店以农房能效提升工程为抓手,为80户农房穿上“保温外衣”,并为20户居民建起了采用铝骨架和钢化玻璃的南向阳光房。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伸,更是一个个微型的“集热器”和“节能体”。
四分场农户张大爷告诉记者说:“安装上这阳光房挺好,政府帮助拿一半,我自己花费一万一。这回冬天再也不怕窗户漏风了,得比以前暖和两三度。我听说政府还要安装锅炉,接下来我也想安一个。”
一笔笔看得见的投入,换来了居民屋里屋外攀升的“温度”和“幸福感”。节能是“节流”,开发新能源则是“开源”。在贾家店的农业采摘园,全省农村首个30千瓦“光储直柔”项目已稳定运行。它像一个智慧的“绿色能源调度中心”,将不确定的太阳能,变成了稳定可靠的直流电。
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新能源办主任介绍:“这套系统解决了农业企业‘看天用电’的焦虑。我们投入30万元打造这个样板,就是要验证技术在乡村的可行性,它的成功为未来大规模推广铺平了道路。”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贾家店农场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迈出了关键一步。贾家店的零碳之路,并非一日之功。多年来,农场致力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辖区公共单位全部采用秸秆直燃锅炉供暖,年消耗秸秆8000亩,让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同时,5.7万亩林地,45%的森林覆盖率,这片坚实的“绿色肺叶”,是贾家店最宝贵的碳汇资产。
国营朝阳县贾家店农场场长张金辉向记者介绍:“这片林子,都是我们实打实种出来的‘绿色肺叶’。一年还能多吸收1000多吨二氧化碳,现在这空气,是真的带着甜味儿!”
这甜美的空气,是对绿色发展理念最直接的诠释。从一户农房的温度,到一片光伏板的能量,再到万顷林海的呼吸……在贾家店,“零碳”目标被分解成一个个触手可及的行动。它告诉我们,零碳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凝结在政府的担当里,融入在产业的升级中,蕴藏在百姓的获得感里,更扎根在我们亲手创造并守护的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地之上。
(记者 ▏周怡 姚丙军 李明杰)
[编辑:陶玲 校对:胡佳莹 审核:郭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