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古称龙城,因城东凤凰山如青凤昂首东向、展翅长鸣,故据《 诗经•大雅•卷阿》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取“凤鸣朝阳”之意,于1778年定朝阳县名至今。 朝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历朝统治者所 青睐,称为祥瑞宝地,建都设郡,立府命州。新中国成立后,朝阳县隶属 辽宁省。1959年,辽宁省在朝阳县城区设立朝阳市,从此朝阳县成为市辖 县,并开始了历经七次重大区域调整和长达半个...
  朝阳是一座历史古城,远在秦、汉时代叫柳城县,东晋、十六国时叫龙城,北魏、隋、唐时称营州,辽、金、元时又称兴中府,清初称三座塔,乾隆四十三年改为朝阳。
  东汉末年,三郡乌桓战败,北方另一支少数民族鲜卑族乘势发展。在长期互相兼并的战争中,东晋时期的中国北方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鲜卑族慕容氏建立前燕、后燕和冯氏建立的北燕
  “九反朝阳”,遐迩闻名。此说虽起于清朝末叶,但其历史的渊源,却要追溯到距今150年以前。
  19世纪中叶,清帝国开始走下坡路,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加剧。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朝阳逐渐形成了官府衙门、蒙古王公和洋教堂三股政治势力。苛政如虎、王公横暴、洋教逞凶,是悬在朝阳广大蒙汉民众头上的三把利刃。人民群众在三股反动势力相互勾结的残酷压榨下倍受煎熬
  燕秦长城经历了2300年的风蚀雨剥的沧桑之变,但在建平县张家营南山至蛤蟆沟脑北山之间,至今还保留着长7000米、宽2米左右、高1米左右的城墙遗迹。其中,烧锅营子乡化匠沟村的北山上一段保存最好,石砌结构仍清晰可见。另外,这一带还发现了许多用于驻兵和屯粮的附属城池。
  燕秦长城之所以被当地群众称为“石龙”或“土龙”,主要是指长城因地制宜建造而言。若越山岭则凿石垒砌,若经平川
  民国20年(1931年)由于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陈镜湖(建平人,曾任北方区委、中共热河工委书记)等人开展革命活动,热河地区反军阀斗争高涨,朝阳百姓不堪周铁铮、汤玉书的盘削压榨,掀起了有名的“吃粥喝汤”运动,公推前任省议会议员毕占一为首,攻击朝阳县城,意在驱逐县长周铁铮和军阀汤玉书,另择贤任,毕占一首先率众进占了朝阳中学,进而攻入县署。汤玉书逃到热河调兵报复,毕占一败退,汤玉